【摘要】目的评价超声龈下工作尖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舒适度。方法 (1)选取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单根患牙30颗,随机分为3组:(1)矢量线性运动工作尖组(VS组)(2)椭圆形运动工作尖组(ES组)(3)传统手工刮治器组(HS组),每组10颗进行体外根面平整术,刮治完成后记录每个根面的操作时间,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根表面形态。(2)入选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,年龄范围21~49岁,平均36岁,其中女性12例,男性8例。体内实验采用左右半口自身对照,随机,单盲,在龈上洁治术后1周,将患者左右半口随机分为(1)VS组:采用矢量线性运动工作尖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,(2)ES组:采用椭圆形运动工作尖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;观察并记录龈上洁治后1周(基线)、治疗后4周两组的探诊深度(probing depth,PD)、附着水平(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,CAL)、探诊出血(bleed on probing,BOP);治疗完成后即刻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(visual analogue scale,VAS)记录患者对两组治疗的疼痛值,并记录各组临床操作时间,在治疗完成后1到3天通过电话回访记录两组在短期内的疼痛程度变化。结果 (1)VS组操作时间较长,处理后的牙根表面相对光滑,牙骨质形态完整、连续。(2)VS组和ES组在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,在治疗后4周,两组的PD、BOP、CAL的值均较基线时低;VS组的VAS值较低,临床治疗时间相对较长。结论矢量线性运动工作尖能有效清除牙面菌斑及牙结石,进行龈下刮治的时间相对较长,但对根面的影响较小,临床治疗舒适度较高。
【关键词】
《建筑知识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 2015-07-01
《重庆高教研究》 2015-06-30
《重庆高教研究》 2015-06-25
《铁道运营技术》 2015-06-25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发表评论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